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這類疾病的病因復雜,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飲食因素占重要地位,因此,合理膳食已成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既然如此,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應該怎樣合理膳食呢?
1.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理想體重:能量攝入過多是肥胖的重要原因,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應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適當增加運動,保持理想體重。
2.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限制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膳食中脂肪攝入量以占總能量20-25%為宜,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少于總能量的10%,適當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保持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1:1,。魚類主要含ω-3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適當多吃。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豬腦和動物內臟等,膽固醇攝入量<300mg/d。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應進一步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使其低于總能量的7%,膽固醇<200mg/d。
3.提高植物蛋白的攝入,少吃甜食: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應提高大豆及大豆制品的攝入。蛋白質的攝入應占總能量的15%,碳水化合物應占總能量的60%左右,限制單糖盒雙糖的攝入,少吃甜食和含糖飲料。
4. 保證充足的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能明顯降低血膽固醇,因此,應多攝入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如燕麥、玉米、蔬菜等。
5.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維生素E和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應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選用富含鈣、鎂的食品,如牛奶、蝦、魚類、蛋類、菠菜、豆類及豆制品、香菇、桂圓等。適當增加鉀的攝入量有利于鈣和水的排出,可預防高血壓病,如新鮮綠色葉菜、豆類和根莖類、香蕉、杏、梅等。
6.飲食清淡,少鹽和少飲酒 每日鹽的攝入量應限制在5g以下,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在1.5-3.0g?缮倭匡嬀,應限制酒量在25g/d以下。
7.適當多吃保護性食品:植物化學物質具有促進心血管健康作用,鼓勵多吃富含植物化學物質的食物,如洋蔥、香菇等。